【中国家庭医生杂志】看名医|中风后口齿不清,这样练

2022-10-14

       中风后说话口齿不清,甚至完全不能再正常说话的人,着实不少。

       其实,只要进行正确的唇舌训练,这些问题都可以改善。

 

       中风后,为何“有口难言”

       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洪华解释:“中风使大脑与语言相关的区域受到损害,支配各个相关肌群的神经受到损伤,就会导致‘构音障碍’。”简单说,就是大脑被“烧”坏了,波及唇舌。

       患者能理解他人的语言,思维表达也正常,但是无法清晰构音表达,多见于以下三种情况:

       1.“忘记”如何使用参与说话的肌肉。这多是大脑半球等部位损伤所致,病情较轻,恢复会较快。

       2.面瘫,口角漏气,说话不清晰。这是支配面部肌肉的中枢和神经损伤所致。

       3.只能发出声音,很难正常吐字。这是支配舌头和咽喉肌群的中枢神经损伤所致。

 

       唇舌训练,是一场“持久战”

       中风病情稳定后,医生就会对患者进行针灸、电刺激、经颅磁刺激等理疗,同时让患者进行言语训练,以尽快恢复言语功能。

       洪华指出:“构音障碍的恢复,很大程度依靠后期的康复训练,需要患者回到家中也勤加练习。”

       每天至少保证30分钟的训练,日常生活应尽量用语言和周边的人交流,不要因为一开始说不流利,就依靠写字、打手势表达。

       家属应多多鼓励患者,在患者训练时,适当夸大地表扬,以增强患者继续训练的信心。

       “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,语言功能的恢复至少需要半年。”洪华提醒。

 

       这5个动作,随时随地都能练

       怎么练?洪华主任推荐下面这些动作:

       口咽部放松

       取站位或坐位,将双肩同时向上耸起,维持3—5秒,然后放松,重复10次。

       分别向左、向右转头,重复10次。

       呼吸训练

       取站位或坐位,缓缓从鼻子吸气,稍停顿后,噘起嘴唇从口中缓缓呼气,尽量延长呼气的时间,维持10秒以上。

       日常可以用吹纸片、吹水波等帮助训练。

       发音器官训练

       1.下颌运动

       张口、闭口、下颌前伸(像地包天)、左右移动、夸张地咀嚼,每个动作维持3—5秒,重复10次。

       2.唇运动

       噘嘴、咧齿、紧闭双唇、鼓腮,每个动作维持3—5秒,重复10次。

       3.舌运动

       向外伸出舌尖,舌尖靠近鼻子、靠近下巴、分别伸向左右嘴角、伸出绕嘴唇一周;用干净的棉签和舌头对抗,每个动作维持3—5秒,重复10次。

       4.软腭运动

       用力叹气,发“a”音,发“pa、da、ma、na”音,重复10次。

       发音训练

       先练习发元音(a,o,e,i等),然后发辅音(b,p,m,f)。

       可以从做出正确口型开始,循序渐进引出声音,熟练后进行元音辅音结合训练(ba,pa,ma,fa等)。

       阅读训练

       跟着家属逐字、逐词、逐句阅读,通过反复观察家属的口型和发音来纠正。

       独自在家时,可以利用有声读物进行训练,并与自己练习过程的录音进行对比。

 

作者:彭福祥 吴啟荃

报道链接:https://article.xuexi.cn/articles/index.html?art_id=17020924798607581685&t=1665713863080&showmenu=false&cdn=https%3A%2F%2Fregion-guangdong-resource&study_style_id=feeds_opaque&source=share&share_to=wx_single&item_id=17020924798607581685&ref_read_id=abfd0161-a817-4cd7-8ef5-9d55b108e1ef_1665717481790

报道时间:2022-10-13